尋找心中的小太陽 [20230823W#蠹魚食堂]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小太陽》是給予我正能量的好書,這本書陪我走過那段陰鬱偏執、自卑自憐的青春期,我很羨慕、渴望能有像《小太陽》書中所描述的家。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

  這是一首在我們那個年代很流行的歌,而我每次聽到這首歌心裡都會感到不舒服,到底是誰的家庭可愛又美滿?

  反正不是我的。

  我的原生家庭並不和諧,父親跟母親之間有太多難解的恩義與怨懟,或許正因為我出身自單親家庭,我特別渴望能擁有一個溫暖的家,所以我才會對林良先生所描寫的「家」如此著迷吧。閱讀《小太陽》讓我明白:原來「家」也有不同的樣貌,家人也能夠給予溫暖、關愛,家裡也可以有笑聲、有對話。

  不知是不是受到《小太陽》文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我覺得那是我想要的、「家」的模樣,我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朝著我所冀望的方向,努力去經營我的家,雖然經營婚姻大不易,養育孩子更是終身的牽掛……

  總之,我確信我的家跟我的原生家庭是不一樣的。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選擇跟父母走不一樣的路,我就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才能夠堅強地活過我的每一天。

  我想這也是閱讀給我的力量吧。

>>>>>>>>>>>>>>>>>>>>>>>>>>>>>> 

[原文寫于20150827]

[尋找心中的小太陽]

  

  「家是一條緩緩流動的清溪,每個回家的人就像枝頭飄落的疲倦的樹葉,一沾到溪水,就像嬰兒落入溫柔的搖籃。」

  ~ 摘自「林良 小太陽」

  這段文字是出自林良先生1972年所寫的《小太陽》,已是上個世紀的作品,現代人似乎很難看到這樣細膩、溫潤的文字。看著這段文字,想像自己是個疲憊的旅人,在行過千山萬水後終於回到舒適的家,似乎心靈也能放慢腳步、寧定下來。用「上個世紀」來形容《小太陽》的年代,好像把這本書給說老了,這當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誇飾說法,不過卻也是事實,《小太陽》這本書從出版至今已經超過四十個年頭。

  我第一次閱讀《小太陽》的時候,已經記不清楚是在國中還是高中,總之就是那個青澀、苦悶的年紀,我出身自單親家庭,作者林良先生在書中所寫五口之家生活的點點滴滴,特別吸引著我。

  書中的第一篇文章,作者寫他們的家,那是新婚夫妻極其克難、簡單的居所,這個家只有一個房間、兩道牆,一道是板牆,一道則是用家具排列圍成的圓牆,兩道牆包圍的中心就是廣場,夫妻倆的日常作息,就在這個小廣場上,照表操課般地演練著。作者形容他的家只有小小的四方天地,隔不出三房兩廳,也沒有雙衛浴,就連廚房也只能在屋外的籬笆旁搭建一個小違章。作者形容得很有趣,他說每到煮菜做飯時,都得像是目送老婆外出遠行似地,看著老婆在屋裡屋外穿梭忙碌著,這樣的家簡陋、單薄,但是卻有溫度,是住在屋子裡的人帶出「家」中溫暖、甜蜜的滋味。

  林良先生寫道:「即使它只是一個小小的薄紙盒子,我們兩人總算能夠在一起了。」這不正像是一首溫柔、多情的詩篇麼?

  第二篇文章作者寫他們迎接家中的小太陽:第一個孩子,作者非常傳神地描寫他在分娩室外等待的焦慮心情,也寫出因為小小第三者的加入,為家裡帶來的混亂與喜悅。作者形容孩子的小被窩裡好像有一部小印刷機,不停地印出一份又一份黃黃、濕濕的尿布,尿布掛在屋子裡就像是一面面的軍旗,聲勢浩大地掛滿一屋子,當時我看到用軍旗來形容尿布覺得好笑又很有想像力。

  在閱讀《小太陽》時,我能感受到林良先生真的是一位風趣又儒雅的好父親,儘管孩子帶來了混亂,儘管孩子改變了兩人世界的生活樂趣,但是林良先生說得好:「這是人間最快樂的痛苦,最甜蜜的折磨。」

  林良先生風趣、幽默的筆觸,時而頑皮、時而誇張,帶著童心、也帶著溫暖。學生時代的我閱讀《小太陽》,我自然是體會不到新婚夫妻的甜蜜以及初為人父的喜悅,但是林良先生的文字能讓人感染到他的幸福,似乎閉上眼睛、時空置換,我也能參與其中,分享到那份屬於「家」的歡樂。在我的求學時代,那段叛逆、陰鬱、偏執的青春歲月,《小太陽》像是一個避難所,讓我得以暫時放下升學壓力、放下生活中的千頭萬緒,暫時不去煩惱現實人生,我只管躲在書本裡頭微笑就好。在1980年代的地球上,還沒有人在用「療癒」這樣的說法,但我深信《小太陽》絕對是一本很「療癒」的書,就算是用現代的眼光來檢視《小太陽》,這本超過四十年的古董書依舊能夠撫慰人心。

  最近,為了向蛇仔推薦好的散文作品,我想到了這本古董好書,雖然缺乏文學細胞的兒子不是很樂意買單,不過我還是耐著性子鼓勵孩子一星期能夠讀一篇,並且從旁解釋書中他所看不到的細節,有些篇章礙於時空背景久遠的關係,孩子確實是比較難以理解到作者所描寫的人事景物,不過最重要的是希望孩子能閱讀到作者透過文字所傳達的「家」的樣貌,同時也可以向大師學一學詼諧、文雅的寫作風格。

  早在四十年前,那個物質匱乏、大家忙著拼經濟的年代,我想林良先生就已經了解到人類永恆不變的價值,那就是源自於家庭之中那份親情的傳遞與連結,時隔多年的今天,人們心中渴望的可能依舊是這份對於「家」的牽絆。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身邊充斥著暴力、災難、情色和死亡,每天的新聞裡總是不斷上演著光怪陸離的社會亂象,有人也許會問:「我們的社會是怎麼了?」

  也許物質生活富裕,反而讓我們的心靈迷失了,於是我們忘了要對為我們服務的陌生人心存感激,我們冷漠地過著每一天,忘了要關心在我們身邊、而我們可以伸出援手的人,我們是不是因為遺忘了像《小太陽》裡所描寫的「家」的樣子,所以也就失去了「情」的感覺,甚至是忘卻了「人」的本質。

  2012年,林良先生獲得了國家文藝獎的肯定,《小太陽》這本書得以重新包裝再次發行,不論時代再怎麼變,只要是有價值的好書,江湖地位依舊能夠歷久彌新,林良先生就像是一位博學多聞的老學究,從古代搭乘著哆啦A夢的時光機器來到現代定居,看著他漫步在現代的車水馬龍之中,試著用博學的腦、揮舞靈便的手、寫下有情的字,讓人們看見他柔軟的心,相信我們也能從他的文字中,找到我們心中睽違已久的小太陽。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