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貝納德的墮落】 [20231002M#蠹魚食堂]

  這是我閱讀《泰絲.格里森》著作的第一本書,之後我就迷上這位「醫學懸疑天后」,跟隨了她一系列的小說作品,據說《泰絲.格里森》已經棄醫從文,專心從事寫作工作,這是另一個讓我對她感到崇敬的理由,對於寫作的行動力,我的意志力太薄弱,這大約也是我不會成名的原因啦。 ()

>>>>>>>>>>>>>>>>>>>>>>>>>>>>>> 

[原文寫于20191024]

[貝納德的墮落]

  

  作 者:泰絲.格里森 (Tess Gerritsen)

  譯 者:陳宗琛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年 份:二O一八年

  

  從翻開第一頁閱讀《泰絲.格里森》的小說開始,我就完全被「醫學懸疑天后」筆下離奇、驚悚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儘管我對於醫學一竅不通,書中關於人體結構、手術過程以及醫藥知識的描寫,這些在我看來都似懂非懂,甚至是有些吃力,但這也正是《泰絲.格里森》的小說吸引讀者的地方。《泰絲.格里森》是一位醫生,她寫的小說其實就是她的工作經驗,這些專業、深奧、血淋淋的醫學技術與過程,對醫生而言是日常生活,不過對普羅大眾的讀者來說則是挑戰心臟耐受力的想像刺激。

  

  最初讀到書中對於手術過程的描寫時,讓我想到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

  在我們學習寫作的時候,可能都會聽過老師不斷地提醒我們:寫文章最忌流水帳,可是當我閱讀到《貝納德的墮落》書中對手術過程鉅細靡遺的解釋:如何劃下第一刀、接著血液會怎麼噴發……我拿著書本自言自語地笑說:這也是流水帳。

  同樣都是敘述事件的過程,起床、尿尿、刷牙、洗臉......這些日常生活會讓我們覺得無聊,但開刀的步驟卻能讓我們著迷,隨著作者對手術過程的逐一說明,原本只是一堆紙上文字被具象化,讀者能夠感受到身在開刀房那種緊張、凝重的氣氛,甚至是,彷彿自己就是躺在手術檯上,那個昏迷不醒、任人宰割的患者。

  我想這就是文字的魅力,透過閱讀,你不必行萬里路,也能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各種風貌。

  

  《貝納德的墮落》談的是非法摘取以及販賣人體器官,特別是在當年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還遭到「美國器官移植協調人協會」的強烈反彈,該協會甚至向電影公司施壓,不准電影公司將這本書改編成電影,可想而知,這種蠻橫不講理的作法只會適得其反,《貝納德的墮落》一書更讓社會大眾感到好奇,自然也刺激了該書的銷售量。

  

  看到書中提到的器官移植等候名單,觸發了我的省思。

  女主角是位外科醫生,她因為對於富人的老婆插隊,搶先得到心臟移植順序而感到憤慨,女主角甚至逾越了自己的權限,奪回心臟、強行進行手術將心臟還給原順位的男孩,當時她認為自己是伸張正義、做正確的事情。

  直到後來,女主角認識了富人老婆,兩人之間慢慢地產生友誼,女主角不禁懷疑:自己的行為是否真的正確?溫婉和善的富人老婆因為女主角的阻撓失去了移植心臟的機會,使得病情更加嚴重,女主角開始為此感到內疚。

  我相信等候器官移植的順序名單是公正的 (至少表面上應該是),不管等候者的貧富、階級、種族,只要合乎遊戲規則,那這份名單就是公平客觀的。但是如果我們所熟悉的朋友,甚至是親人,也列在名單之中,我們是否還能理性地看待「等候」這件事情?

  女主角的弟弟在幼年時因為癌症而過世,因此對於面臨親人的死前掙扎,女主角有很深的體會,這也是她選擇行醫的崇高動機。然而,為了拯救親人或者是自己,我們是否就可以到市場上去購買一副器官呢?

  

  書中描寫活體摘取器官的過程真的是很可怕,為了維持器官的健康,在摘取的當下不能把人弄死,甚至不能進行全身麻醉,被害人躺在手術檯上受到藥物控制無法活動、出聲,但是從被強制插管呼吸開始,全程都能感受到被切開以及割除的痛楚,這種驚悚的畫面透過文字上傳至大腦,然後再緊緊揪住我的心頭,到現在我都還能回想起閱讀時所帶來的震撼與恐懼,作者的文筆真是好到令人感覺頭皮發麻。

  

  當然,《泰絲.格里森》並不是只會寫把人割開的過程,事實上作者擅長同時鋪陳不同的故事主軸,讓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發展到最後才出現交集。

  此外,書中對人物心理的特寫也是相當犀利,感覺那不像是拿手術刀、理科頭腦的人會寫出來的文字,呵,這當然是我個人的偏見。

  

  總結來說,「醫學懸疑天后」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看她寫的書確實是很燒腦,如果你也喜歡看懸疑推理的偵探故事,而且在看過血腥殘忍的情節描述之後,晚上你還是能夠安然入睡,那麼《泰絲.格里森》的小說真是不容錯過。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