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俗女養成記》 [20231103#鍛思鍊文]
現在回想起來,《俗女養成記》的情節仍是令人回味。
>>>>>>>>>>>>>>>>>>>>>>>>>>>>>>
[原文寫于20190908]
[我看《俗女養成記》]
上星期我看完了《俗女養成記》的最後一帖,第一個感想是覺得自己很幸福,我現在還活著,而且還不到七老八十的歲數,也就是說只要我沒死,我就還有一段日子可以依照我自己的意思過活。
我的人生還有時間可以當個俗女。想到這一點,我的嘴角不自覺地揚了起來。
說到最後一帖,《俗女養成記》的每一集稱做「帖」,而不是我們慣常熟悉的「集」,我初次看到的時候就覺得有趣,因為這讓我聯想到在幾個世代女人之間流傳的貼身良藥:四物跟中將湯,一帖一帖的中藥包,這齣戲從這個小地方就明白宣示:本劇女生限定。不過這只是我的聯想。
今年我追完兩部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及《俗女養成記》,這兩部戲都讓我看過之後很有感觸,但兩者沉澱在心裡的情緒又不盡相同。《與惡》談的是社會議題:無差別殺人事件,加害者與被害者雙方的親人該如何走出難以承受的悲痛,還有該如何面對外界的眼光,《與惡》的故事讓人看了心疼。
看過《俗女》之後的第一個念頭是:很想立刻上網把書給買回來。我很想知道改編劇本與原著的差異有多大,劇中有哪些橋段是編導加上去的,此外在原著之中被捨棄的部份又是甚麼,很好奇在看過原著之後,我是否仍然會對這齣戲這麼著迷。
《俗女》一劇最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的地方,我想應該是演員的表演手法。這部電視劇的導演《嚴藝文》參加過舞臺劇《小三與小王》的演出,看得出來擁有舞臺表演經驗的嚴藝文是將劇場的味道帶入了電視劇裡。在《俗女》劇中,導演集結了許多具有多年舞臺表演經驗的演員擔任演出,使得整齣戲呈現出強烈的舞臺劇風格,誇大的肢體動作、豐富的面部表情,幾位主要人物表現出來的喜感像是渾然天成,舉手投足之間全是戲,我相信這樣的表演方式在電視戲劇中是很少見的,也因為如此,《俗女》帶給觀眾的視覺體驗很新奇,觀看《俗女》的感覺很有欣賞舞臺劇的臨場感,眼球像是跟著臺上演員的動作跑,而內心歡樂的情緒則是像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不斷地翻騰著。
整部戲中讓我感覺最像劇場表演的應該是從嘉玲的阿嬤聽說女兒雅子被迫退婚,之後衝出來跟阿公哭訴開始,阿公激動到脫掉外套、想要立馬跑去找男方算帳,媽媽跪在地上緊緊抓住阿公的腿,爸爸則在另一旁用力拉著阿公的手,一家四口呼天搶地,場面異常混亂。一旁的小嘉玲看到家人上演的這一幕,整個人目瞪口呆,只能暗自說一句他們實在是「入戲太深」。
如果這場戲是在舞臺上表演,不難想像臺下的笑聲會「轟」地一下子炸開,觀眾的笑聲可以跟臺上演員的哭嚎聲相應和。不過這也讓我對於原著更加感到好奇,現實社會裡真的會有像陳嘉玲的家庭那樣,一家人的情感表達都是如此強烈鮮明?或者,那只是編劇為了強化戲劇的效果,加上這幾位多年浸淫在劇場的表演者,戲胞快速分裂的即興創作?
《俗女》的故事最吸引我的並不是六年級生陳嘉玲的成長過程,而是影響她最深的兩個女人:阿嬤跟媽媽,特別是婆媳之間較勁、過招的橋段,許多地方都讓身為媳婦的我有種似曾相識的錯覺。嘉玲獲選參加學校的拔河比賽,阿嬤認為女孩子參加這種比蠻力的運動深覺丟臉,之後還講了句「不知是遺傳到誰」,讓一旁的媽媽聽了感到很受傷。
哇,天下的婆婆都是一樣的嗎?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就是像爸爸,表現不好的時候就是遺傳自媽媽,要不然就說是媽媽都沒在教。這些話總是讓作媳婦的心裡很難受,最可悲的是多數的媳婦都選擇把這種屈辱往肚子裡吞,而且還要想方設法地讓孩子符合阿公阿嬤,或者是說世俗眼光的期待。
認真來說,《俗女》所描寫的婆媳關係算是平和的了,婆婆三不五時的酸言酸語還不至於太苛薄,嘉玲的阿嬤跟媽媽之間亦敵亦友,兩人的競合關係取決她們於對事情的看法有多少的共同性,看過婆媳兩人一起跳「豬油之舞」的觀眾就會知道,她們熱愛豬油的一致態度絕對勝過對小孩的教養觀念,只能說經營婆媳關係的複雜程度恐怕不亞於商戰。
這個故事看似以陳嘉玲的人生為主軸,不過我想這是所有女人的故事,不同的成長世代、不同的年齡階層,一起進入這個傳統價值猶在,經濟浪潮卻挾帶著新世界的風貌,衝撞整個舊社會的普世觀念:
女人可以不結婚嗎?女人可以有婚前性行為嗎?女人只能選擇安穩的工作嗎?女人結婚之後就必須為了家庭而放棄工作嗎?
時代不斷地在改變,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不同世代的女人,面臨的問題居然都沒有改變。
能夠期待的是,時代仍然在劇烈地變化中,相信新世代的女人對自己的人生可以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說到女人的自主權,劇中讓我覺得驚訝的是:對於嘉玲想北上唸書的事,阿嬤的看法跟媽媽是不一樣的,不識字、傳統又迷信的老人家居然會支持孫女在臺北獨立生活。
不過在我看完阿嬤參加歌唱比賽,聽過她為自己唱的那首歌:
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查某人嘛有自己的願望。
我想我能體會阿嬤心中的感觸,阿嬤的青春歲月已經過去了,在她成長的時代女人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不能有所選擇,所以阿嬤說她很羨慕孫女可以想做甚麼就做甚麼。阿嬤支持孫女北上求學、實現夢想,與其說是支持孫女,毋寧說是希望能藉由孫女的身影,幻想自己也能有選擇的自由。那是阿嬤疼愛孫女、疼愛自己的方式。
而同樣是女人,對於北上求學這件事,媽媽則是用不同的方式關愛女兒。媽媽希望女兒可以唸臺南師範,那不單只是因為學校離家近,我想媽媽的另一層考量可能是當老師的收入不錯、作息時間固定,未來結婚之後可以兼顧家庭,不必辭去工作。媽媽是從務實的角度去思考選校這件事,沒有浪漫的夢想,也沒有自由、獨立這些「人權」價值觀。直到後來,媽媽知道女兒北上唸書的事已經是定局了,她為女兒準備了一整箱的必備物品,並且在鏡頭前面仔細交代女兒該如何照顧自己,那是原先不肯跟女兒說話、不願留下影像給女兒的倔強媽媽,向女兒低頭、認愛的方式。
兩個女人,不同世代,不變的是:關於愛的溫度以及家的牽絆。《俗女》的最後兩集,讓從小沒有媽媽的我看了之後很感動,也很感慨。
在《俗女》劇中,我最崇拜的演員是飾演阿嬤的《楊麗音》,以前就看過她在舞臺劇《小三與小王》、《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的演出,我覺得用「資深」兩個字還不足以形容楊麗音的表演功力,她根本就是戲魔、戲精的等級。楊麗音用眼神就能夠演戲,劇中她從老來愛俏演到半癡呆、老番癲的年紀,這之間的變化不僅僅是外表裝扮的不同,楊麗音更用肢體跟表情詮釋不同年齡層次的老,單看她在表演《包青天》上身之後被兒子碎唸,她露出老人家被人嫌棄、頑童般的無辜表情,真是令人絕倒。
另外,嘉玲的爸爸是讓我看了覺得心裡很溫暖的角色,很羨慕嘉玲能有一個如此疼愛她、呵護她的好爸爸。我們每個人的爸爸都很有愛,但是能夠像嘉玲爸爸那樣,陪孩子玩開計程車的遊戲,全然地支持孩子、尊重孩子的決定,如此民主、開明的父親並不多見,嘉玲真的是她老爸的掌上明珠。如果說女孩自律、守規矩的個性是源自於母親的教養,那麼自尊自重應該就是父親想要告訴女孩對自我的認同,這對女孩來說很重要,相信自己的獨特性,不受限於傳統的男女價值觀,唯有看重自己,才能勇敢地對抗社會上男尊女卑的惡習。
看完了《俗女養成記》,心裡的感觸跟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的很不一樣,感覺《俗女養成記》更貼近我的生命,應該是說跟天下所有女人的生命歷程都有些相似的地方吧。
劇中陳嘉玲自問一個問題:
是命運決定了我的方向,還是我的方向決定了命運? (略意)
我想不論男女,十八歲以前的人生是父母給的,十八歲以後的人生是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可以選擇未來想要怎麼過。這是我在網路上看到、很認同的一段話。陳嘉玲可以勇敢地回答她的前男友:我不愛了。不必囿於同居多年的習慣,不必在乎旁人的閒言閒語,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找回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後,借用導演嚴藝文接受訪問時所說的話,作為這篇心得的結尾:
「人生很長,長到你可以做夢再醒過來,跌倒後再爬起來;人生又很短,短到你沒時間討厭自己,勉強自己。我想,我要說的是:請喜歡現在的自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