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俗女養成記》 [20231110F#蠹魚食堂]

  《俗女養成記》的書本跟戲劇一樣值得推薦,雖是同樣的故事人物,不過我覺得兩者想要傳達的主軸是不一樣的,如果以「感同身受」來形容,那麼紙本上的文字可能更能觸動我的心。

  

>>>>>>>>>>>>>>>>>>>>>>>>>>>>>> 

[原文寫于20191029]

[閱讀《俗女養成記》]

  

  在看過電視版的《俗女養成記》之後,我買回原著認真閱讀了兩遍。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嗯,果然改編成影視作品後的劇本與原作是不一樣的。

  

  這其實是句廢話。

  

  我這麼說並不是代表我非常期待劇本與原著是完全一致的,相反地,在看過電視劇與書本之後,我很高興兩者我都沒有錯過。電視劇自有其影像、聲音表演的魅力,給予觀眾的視覺感受立即且強烈;而作者筆下的文字描繪,則能夠讓讀者將每一個篇章沉澱在心裡,反覆回味。

  

  在看完原著之後,我總算確定了一件事,就是電視上所演的「入戲太深」那一幕,書本裡頭是沒有的。

  其實想也知道,在真實的生活裡怎麼可能會有那樣的一家人,大家都如此感情豐富,同時又能夠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我說不清楚為什麼我會對全家呼天搶地的橋段如此放不下,總想知道那究竟有幾分的真實性,可能是因為電視上演來太過誇張,悖離了現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在我的內心深處是有幾分羨慕的,一家人的關係能夠這麼緊密,這樣的家庭氛圍或許過於直率,又或許伴隨著不小的親情壓力,然而這也正是「家」的溫度吧。

  

  我曾經寫文推薦過《俗女養成記》的電視劇,本篇就將重點放在原著書上。我想原著與改編劇本最大的不同在於,書中並沒有《蔡永森》這號人物,也沒有提到男朋友《江顯榮》。電視劇與原著兩者呈現的主軸是很不一樣的,劇中開宗明義地點出:六年級的女生,沒錢、沒房、沒車,甚至還沒了結婚的對象,然而在戲劇的尾聲,女主角最終還是找到了情感的歸宿,整齣戲應該可以定調為有笑有淚的愛情喜劇。

  

  不過原著並非如此,書中不曾出現過愛情,至少沒有用顯而易見的篇幅描述過,作者藉由文字想與讀者分享的並不是她的愛情觀,而是在餵養她長大的家庭中、在成長的過程裡,那些長輩們,特別是阿嬤,潛移默化、一點一滴教會她的人情世故,《俗女養成記》書中想傳達的是家族中溫厚,卻又令人糾結的親情,愛情的樣貌其實是隱而未現。

  

  讀過《俗女養成記》之後,我才意識到書中作者成長的家庭是三代同堂。

  這當然在觀賞電視劇的時候就知道了,但是在看劇的當下,「三代同堂」這四個字卻不曾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我的意思是:即使是在看「入戲太深」的那一幕、在笑著大喊「這太誇張」的同時,我心裡想到了「舞臺劇」,甚至也想到「呼天搶地」這個成語,但卻沒有跳出「三代同堂」這個顯而易見的家庭結構。

  

  直到我閱讀過原著之後,我才認真體會到,作者講述的是她家三代同堂的日常生活,因為是三代同堂,傳統的價值觀才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作者,那些對女孩的限制與要求、那些只有在大家庭中才能見識到的人情世故,作者從小身在其中,靜靜地觀察、慢慢地內化,最終讓這些傳統的家庭價值,特別是對女孩子的期待,化作為自己成長的目標,同時也是人生的壓力來源。

  

  傳統家庭框架了「好女孩」,也就是作者所說的「淑女」的形象。

  

  我甚至會悲哀地認為:原生家庭只是將自家的「女兒」視作別人家的準「媳婦」在教養,因此一切進退得宜的行為,長輩們口中所說的「家教」,都只是為了希望女兒能找到好婆家,以及進了婆家之後不要丟娘家的臉。而女人從「女兒」的身份轉變為「媳婦」之後,她被要求必須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溫柔婉約、賢良淑德……如此這般,女人的一生才算是功德圓滿。

  

  更無奈的是,許多被傳統禮儀調教過的女性,最終會認同並且選擇站在父權集團的陣營,為男性訓練下一個世代的女性,特別是媳婦,那是「取」進門、自家要留用的女人。就像是老一輩的女性經常掛在嘴上、恭賀對方娶新媳婦時所說的:「媳婦熬成婆」,意味著「妳家已經有了等著妳調教的女人」,晉升為婆婆地位的女人可以將自己過去幾十年所承受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要求與對待,悉數加諸在這個新嫁婦的身上。

  

  如同作者提到她在進入青春期時所形容的:

  「自己已經上到媽媽正在搭乘、而阿嬤即將按鈴離座的那班身為女人的列車。」

  (書頁P.070)

  

  從女孩到女人,女性的轉變不單單只是生理上的變化,那同時也預示著責任的傳承,女人除了肩負著對原生家庭的責任,同時也必須開始學習,如何在未來的婚姻家庭中承擔自己應有的角色價值。

  女人總是被要求必須表現得像個「淑女」的樣子,然而「淑女」的定義並不像是「人血是紅色的」、「人需要呼吸氧氣」那樣顛簸不破。當然,為「淑女」定下規矩的那群人會堅信並且宣揚,他們所說的「就是真理」。不同的種族、社會、宗教、文化、時代,對於「淑女」的要求或有差異,而不變的是:「淑女」的定義總是從父權社會而來。

  

  久而久之,女孩也就內化了「淑女」的標準,同時還用這套標準來難為自己。

  

  原著的最後,作者提到與她同為六年級生的幾位朋友,幾個女生都各自在生活、家庭、工作上努力奮鬥,她們也都有自己的優點與成就,但是卻都說不出覺得自己最讓家人稱許的地方是甚麼。這就是女人,總是認為自己在旁人,特別是長輩的眼裡不夠完美,其實想想女人或許都弄錯了,對自己的表現最不滿意的人,可能就是女人自己。

  

  我喜歡作者在走過從「女孩」到「女人」的成長經歷之後得到的領悟:

  女人可以選擇當個「不聽話」的人,不聽話也不必覺得自己太壞。

留言

熱門文章